闽教人〔2013〕73号
发布时间:2013-9-4 17:25:03
各市、县(区)教育局,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社会事业局,省属中小学校:
为进一步优化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增强教育教学工作的规范性和实效性,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根据教育部颁发的《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要求,现就进一步规范普通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行为提出如下意见:
一、强化师德要求
要自觉践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福建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试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认真履行教书与育人的双重职责。
坚持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质量观。教师不得进行有违职业道德的教学活动,不得以任何借口、任何方式体罚学生。教师要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准利用课余时间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参加有偿补课,不得到社会机构从事补课活动。教师要牢固树立法制观念,坚持依法治教,规范从教行为,不得以非法方式表达诉求,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干扰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损害学生利益。
二、规范教育教学行为
(一)教学准备与设计
1.树立现代教育教学理念。认真学习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明确课程的性质和目标,领会课程标准倡导的基本理念,熟悉本学科教材的编写意图、特点和各年级间教材的衔接关系,从整体上把握本学科教学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
2.精心制定教学计划。按时制定学期教学计划,列出教学进度表,安排好课外辅导、考试考查、综合实践等活动。教学计划要符合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要求,符合校情、学情,具体可行,不盲目追求教学进度。要对教育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阶段性检查和总结,及时反馈信息,不断调整和完善教育教学实施方案。
3.精心备课。备课内容主要包括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分析学生课堂学习的认知前提和情感前提,合理确定教学目标,准确把握教学重点难点,预测学生的认知障碍,科学设计课堂作业,备好所需教具学具,选择教学手段、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等。采取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资源,开展网上研究与备课,提高备课效率和质量。教学目标的设置要做到明确具体,将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工作中。重视引发学生认知和思维障碍的教学环节和课程学习资源的设计,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恰当运用教具、学具、模型和现代信息技术等辅助教学手段。课内外作业的设计要有针对性、层次性,按照有关规定严格控制作业量。认真撰写高质量教案(或学案),教案要因课程、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的不同而异,突出个性化教案的设计。新教师的教案要重点关注规范性和有效性,有经验的教师教案应突出研究性和创造性。
(二)教学组织与实施
1.营造良好课堂氛围。根据不同的教学需求,统筹运用教学手段,创设有助于师生对话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营造平等、开放、和谐的教学氛围。
2.把握好教学节奏。要保证学生有充分的学习时间,开展阅读、研讨、练习、实验等学习活动。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要求学生完成的各项学习任务要严格管理,教学节奏要因学生学习情况的变化而变化。
3.合理运用教学组织形式。注重教学平等合作,利用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课堂教学的参与度。关注课堂动态,有效生成教学资源。针对不同学生的差异,采用积极的评价方式适时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激励学生围绕学习目标参与学习活动。
4.认真批改作业。重视作业批改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倡导有针对性的面批。对学生作业中反映的问题要进行记录并作归因分析,有针对性地及时对学生进行指导,加强矫正性教学。
5.关注学习困难学生。在课堂教学和作业指导中,要针对学困生的学习情况、心理特点和学习缺陷,制定个性化的辅导方案,促进他们主动参与学习。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设计并布置适当的学习任务,发展他们的特长。
6.精心指导学生课外学习与生活。每学期组织学生开展一定数量的学科实践性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制定节假日、双休日学习与生活计划,指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开展基于兴趣与爱好的读书、学科拓展和社会实践活动。科学协调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安排,防止加重学生的负担。
(三)教学测试与评价
1.合理安排测试频次。要正确认识教学测试的功能,严格控制教学测试的频次,不以考代练,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2.确保测试的命题质量。各类考试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严格命题规范,提高命题质量,倡导“能力立意”。试题要适合学生实际,体现正确的学习导向。
3.认真做好阅卷和讲评工作。考试后要及时、仔细阅卷,并进行统计分析,全面诊断教与学的情况。要精心设计并上好试卷讲评课,提高讲评的实效性,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巩固学习成果,提高学习能力。
4.坚持多元评价。各门课程的评价要体现本学科的性质,以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行为的变化作为主要的评价标准。要改变单纯以分数评价学生的办法,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能力和习惯,引导和促进学生全面提升学科素养。严格执行考试规定,不能按考试成绩给学生排队或公布名次,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四)教学反思与研修
1.重视教学反思。定期对课程资源开发、教案设计、上课、作业教学、考试、学生学习与生活指导等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找出问题,明确方向,在不断实践与反思中,明确和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
2.重视教学研修。主动制定专业发展规划,大胆开展教育教学实践,积极参加教师培训、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提升专业发展水平。
三、落实工作措施
(一)制定实施意见。教育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提高对规范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领导,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本《意见》精神,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意见。学校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具体实施方案,扎实推进工作的落实。
(二)落实责任。规范中小学教育教学行为的重点在学校,中小学校要把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纳入教育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为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提供必要的条件,同时加强跟踪管理,切实纠正违规教学行为。要抓好教育教学工作考核,把中小学教师规范教育教学行为的考核结果作为教师工作绩效考核和岗位聘任的重要依据。
(三)加强督促检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把规范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办学水平和能力的重要标准,列入学校领导班子考核评价和学校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对中小学教师教学行为混乱、管理不力的学校,要指导学校限期进行整改,整改不力、教育教学秩序不能得到正常维护的,要按照我省规范办学行为的有关要求追究学校和校长的责任。
福建省教育厅
2013年9月3日